最近,我翻看周恩来赴日求学的日记,对他初到东京时的记述,颇为感慨。1918年1月,周恩来19岁,已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。由于理科成绩不好,刚刚经历过考试失败的苦痛,不得不转道东京,先学日语,准备参加日本春季夏季的两次高考。周恩来有着远大抱负——然而,一切并不那么得心应手,这使19岁的周恩来觉得相当沮丧和自卑。
翻阅他这段时间的日记,大致可以读出四个意思,甚是出乎后人意料。
一是孤单。1月2日清晨,周恩来焚好香,翻看妈妈的手抄诗遗墨,反复念了几遍,感到非常难过。他推算着妈妈写下这些诗的年代,是整整25年前,那时妈妈才15岁,而今却已离世10年。妈妈去世时,周恩来只有9岁,想着九泉之下的妈妈是否还记得人间的儿子,他忍不住哭了。几天后,八伯父去世,在1月9日的日记中,周恩来写道,已经3天没睡好,不知家中乱成什么样子,恨只恨身在海外,不能立刻回国,帮四伯父做事。但是转念想,如果不来日本,只有中学文凭,能做什么大事?恐怕于事无补。他最后安慰自己,家事放在心上,时刻用功,争取当年考上大学,然后一步步向上,“有个报恩的日子”,而现在,横下一条心,什么也不用管!
二是渴望改变自己。比如说,要硬起来,“炼铁石心肠、钢硬志气,不为利动,不为势屈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周恩来到日本3个月,因为没有约束,人变懒了。1月的早晨很冷,他便懒得早起,睡到10点才起床。在1月3日的日记里,他发誓,一定要把“我这懒病”去掉。可以看出,周恩来天性并不十分刚强,也非一贯勤奋,后来我们知道的巨人周恩来,大致是后天修炼而成。
三是为一无所成而羞愧。1月23日夜晚,周恩来读梁启超文集,读到“十年以后当思我,举国如狂欲语谁。世界无穷愿无尽,海天寥廓立多时”,又快哭了。他推算梁启超写诗时的年龄不过28岁,联想到自己已经19岁,却连求学的大门都进不去,不禁自惭形秽。那段时间,他常常觉得前途未卜,愧对先辈,特别是没脸去见死去的爹娘。
四是担忧在日本重蹈覆辙,再次尝到高考落榜的苦果。1月29日,周恩来在日记中写道,来日本已经4个月,日文无任何长进,眼看春季高考将至,不由得心急如焚。日记的最后一句是:“用功呀,用功呀,时候不再给我留了。”
读周恩来日记,了解他19岁时的迷茫心事,忽然间,觉得少年人的内心世界如此相近:对外,人人雄心勃勃;内心里,人人惶惑而自卑。由此,普通人也该生出一份自信,至少在人生某一阶段,至少在某种际遇下,巨人与你我有着同样的焦虑,甚至是更糟的境遇。
1918年早春,周恩来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,因为日文差而落榜。夏初,周恩来报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,同样因为语言能力不足,再次名落孙山。他的最高学历,是南开高中毕业,但他的最高职位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。